养生已经演变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,它不仅能够预防疾病,还能增强体质,延缓衰老,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。养生的方法有很多,只要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养生小知识,就能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。308养生网www.00308.com为大家介绍挤奶后乳房疼痛 发热的知识,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般来讲,如果乳房部出现突然的、持续性的、比较剧烈的疼痛,且伴有明显触痛者,则考虑为乳房部的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;如局部出现搏动性疼痛,则可能为局部已化脓.如果乳房部疼痛为发作性的,且常以月经前乳房开始疼痛或经前疼痛加重,经后可缓解或消失,疼痛为胀痛或针刺样,有时可牵及同侧腋下或肩背部,局部有轻到中度触痛者,则考虑为增生性病变.如果哺乳期乳头部剧烈疼痛,乳头破碎、裂开,则可能为乳儿吸吮咬伤乳头造成的乳头皲裂.如果乳房部疼痛仅为轻度隐痛或钝痛,发作无明显规律性,仅为偶发或阵发,有些为持续性,因疼痛不明显而常常被忽略,须知这样的乳房疼痛也可能是早期乳房部恶性疾患的信号,应引起足够的重视.甚至有时,乳房部尚无明显疼痛感,而仅表现为一侧腋下或肩背部疼痛,则也有恶性病变的可能,对这些细微变化均不应轻易放过.如果乳房部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烧灼样疼痛,进行性加重,难以自行缓解,且伴有局部肿块破溃坏死或手术创口处及周围皮肤破溃者,则为恶性病变晚期的乳房疼痛,此时因其他恶性病变的症状体征已很明了,找到疼痛的原因已非难事.此外,还有些女性在胀奶时也会出现乳房疼痛,这是生理情况,应注意与疾病造成的乳房疼痛相鉴别.如急性乳腺炎患者,大多发生于哺乳期,其疼痛在疾病的初起、成脓及溃后3个不同的时期常有不同的表现,同时也各有其不同的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:在疾病之初,疼痛常为持续性的胀痛或搏动性疼痛,触痛明显,可伴有怕冷发热、乳房局部红肿灼热等,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,甚至辗转反侧、夜不成寐;至成脓期,疼痛至极后,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,随着局部脓液得以引流,疼痛可明显减轻,仅为轻刺痛,全身发热等症亦逐渐减轻;至后期,脓肿创口逐渐向愈,疼痛仅为轻度隐痛,并逐渐减轻,最终得以完全缓解,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.由此可见,结合整个疾病演变进程中乳房疼痛变化的规律,可以很好地作出临床诊断.其他乳房疾病也同样如此,如乳腺增生病的乳房疼痛,常有两侧乳房多发的大小不等的结节,局部可有触痛,而且其乳房胀痛常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,于月经前期乳房胀痛出现或加重,而月经过后则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.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,发病多在非哺乳期,其疼痛常为突然发生,初起为局部的隐痛或刺痛,很快发展为明显的局部疼痛,但其疼痛一般不像急性乳腺炎那样剧烈,且追问病史,多数患者有先天性的一侧或双侧乳头完全或不完全性凹陷;在疼痛出现之前,常有少量、间断性的乳头溢液,出现疼痛时,常可同时发现乳晕部肿块;以后,肿块成脓破溃后,可形成通向输乳孔的瘘管,经久难愈,瘘管期乳房疼痛常为隐痛或轻刺痛.乳房良性肿瘤通常无明显疼痛感或其他不适感,较大的纤维腺瘤可于经前有轻度胀痛或酸痛.乳房恶性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疼痛等自觉症状,有些仅有轻度不适感,因此常于体检或无意中发现,而一旦出现了乳房疼痛,大多为肿瘤晚期局部浸润、溃烂所致的疼痛,诊断已不困难;如果是炎性乳癌,多发生于青年女性,尤以妊娠及哺乳期多见,常表现为乳房烧灼样疼痛,病变发展迅速,短时间内整个乳房迅速增大、变硬,皮肤水肿、充血、变红或变紫,可有触痛,一般不伴有全身炎症反应,肿瘤可很快发生转移.此外,还有一些非乳房因素造成的乳房部疼痛,如肋软骨炎、隐性带状疱疹及心脏病等,有时也可表现为以一侧乳房疼痛为主诉,应注意其鉴别诊断,避免将其视为乳房病而误治.由此可见,单凭乳房疼痛这一个症状是难以作出诊断的,临床必须综合病史及伴随症状,根据不同疾病演变过程中乳房疼痛的特点及变化规律,判断疼痛的原因,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.
哺乳期乳房刺痛多常见于急性乳腺炎,为乳腺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病变,主要病因为乳汁淤积和细菌通过皲裂的乳头感染乳腺组织。在感染初期主要表现为乳房刺痛,并可伴有乳房局部皮温增高,此时可通过排空乳汁,并行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,多可治愈。一旦感染进一步加重,病变范围扩大时常形成乳腺脓肿,可伴有全身感染症状,则需至正规医院乳腺外科或普外科行手术治疗,手术方式以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为主。在哺乳期若乳房出现刺痛,应及时至医院就诊,明确病因,且尽快排空乳汁,以清淡饮食为主,避免油炸、高脂类饮食,同时保持乳头局部的清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