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女性健康 > 内容

胎黄的中医辨证论治

发布时间:2024-11-3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胎黄的中医辨证论治

胎黄,亦称新生儿黄疸,乃新生儿期因胆红素代谢异常,超出了人体代谢极限,致使胆红素水平攀升,引发皮肤、巩膜及内脏黄染,成为新生儿常见病症。患儿常表现为皮肤显著黄染、嗜睡、拒食、肢体抽搐等症状。那么,如何改善胎黄呢?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胎黄的方法。

胎黄的中医辨证论治

1.湿热郁蒸

症状显现:面部及皮肤呈现鲜明黄色,色泽似橘,啼哭声洪亮,哺乳时拒绝吮吸,口干舌燥,伴有发热,便秘,尿液呈深黄色,舌质偏红,舌苔黄腻。

治则:清热利湿

方药:茵陈蒿汤加味

2.寒温阻滞

症状显现:面部及皮肤呈现黄色,色泽暗淡,经久不褪,精神状态低落,四肢欠温,食欲不振,大便稀薄,色泽灰白,尿量减少,舌质淡白,舌苔白腻。

治则:温中化湿

方药:茵陈理中汤加减

3.气滞瘀积

症状显现:面部及皮肤呈现黄色,色泽日渐加深,失去光泽,右侧胁下可触及质地坚硬的痞块;腹部膨胀,静脉凸显;偶见瘀斑或鼻衄,唇色偏暗红,舌面可见瘀点,舌苔呈黄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