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女性健康 > 内容

每天一杯豆浆,子宫肌瘤个头翻倍?医生列出慎吃食物黑名单

发布时间:2025-01-2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每日饮豆浆,子宫肌瘤风险翻倍?专家公布禁忌食物清单。

又至体检时分,众多女性在检查后惊觉腹中添了异物——子宫肌瘤。她们对此的反应各异,有的从容不迫,有的则焦虑不安。

个性张扬的女子对此不以为意,未及时就医,终至子宫被切除,悔恨不已。

胆怯内向的女孩心慌意乱,一提及肿瘤便色变,将肿瘤与癌症划等号。

这误解的根源,实则源于对疾病知识的匮乏与认知的偏差。

3种女性备受肌瘤青睐

子宫平滑肌瘤,俗称子宫肌瘤,为女性群体中最为普遍的良性肿瘤。据调查,此病症多见于30至50岁的育龄女性,其发病率竟高达20%-30%,平均每五位女性中便有一位深受其扰。

此类肿瘤发病率颇高,其成因却始终成谜。众多研究揭示了相关的高危因素,包括:年龄超过40岁、月经初潮较早、晚婚晚育、体型肥胖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、接受激素替代疗法、饮食习惯、黑人种族、生殖系统炎症、吸烟饮酒、情绪波动以及子宫平滑肌瘤家族史等。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党委书记、主任中医师李坤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,我国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本吻合,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明显。

他指出,近期研究发现,肌瘤更倾向于青睐三类女性:一是脑力劳动者,二是性格急躁、焦虑、多思、忧郁者,三是荤食者。据国外研究论文指出,荤食者的肌瘤发生率是素食者的6至15倍。

7个症状是肌瘤发出的信号

若未进行体检,往往难以察觉体内肌瘤的存在。因其体积微小,常无任何不适感。瘤体逐渐增大,症状亦随之显现。

1、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;

2、下腹部包块;

3、白带增多;

4、腹痛、腰酸、下腹部坠胀;

5、膀胱受压引发的尿频、排尿不畅,以及直肠受压导致的便细、便秘等症状。

6、影响生育,引起不孕;

7、继发贫血等。

李坤寅指出,若女性朋友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。通常,超声检查便能确诊,而对于直径小于0.3厘米的肌瘤,则需借助MRI检查,必要时亦可能采用CT检查。此外,诊断子宫肌瘤时,还需与妊娠子宫、卵巢肿瘤、子宫腺肌病、子宫腺肌瘤、盆腔炎性包块及子宫畸形等疾病进行鉴别。

子宫肌瘤,谁割谁后悔?

面对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手术,患者们普遍感到焦虑。不少经验丰富的患者表示,子宫肌瘤往往不止一个,手术切除难以彻底,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
针对此问题,李坤寅表示,子宫肌瘤的治疗与临床选择需综合考虑肌瘤的类型、尺寸、患者年龄、生育意愿及症状表现等多重因素。

针对无症状的微小子宫肌瘤,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的患者,绝经后肌瘤往往能自然缩小甚至自行消退,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观察。

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具备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,术前应用以改善贫血状况、减小子宫体积;针对即将绝经、子宫体积小于孕10周且症状轻微的女性;以及因合并其他疾病而存在手术禁忌的患者。

针对子宫肌瘤数量众多或瘤体直径超过5厘米,若伴随贫血、剧烈腹痛、性交痛或慢性腹痛、带蒂肌瘤扭转导致的急性腹痛、膀胱或直肠受压症状、不孕或反复流产,以及疑似恶性肿瘤等情况,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方案。

肌瘤患者都应该知道的调理方

子宫肌瘤,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一种病症,而在中医学中,它被归类于癥瘕、癥积、积聚等范畴。中医理论认为,此病的根本病机是气虚血瘀。

在广东,众多无需手术的肌瘤患者,术后亦偏爱中医调养。中医药疗法显著缓解月经失调、痛经、白带增多、腰痛等症状,有效纠正贫血,提振正气,且副作用微乎其微。

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,针对月经周期分阶段治疗。经期以活血止血、行气止痛为主,经后期则健脾补肾、养血活血,经间期以活血化瘀为主,而经前期则着重舒调肝气。

治疗途径丰富多样,涵盖内服中药、针灸、灌肠、穴位贴敷、阴道给药、穴位注射及辅助食疗等,旨在有效缓解患者不适,提升生活品质。

李坤寅为子宫肌瘤患者精心制定调理方案:首先,保持作息规律,远离熬夜;其次,调养情志,保持心情平和、开朗、乐观;再者,饮食宜清淡,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,避免激素含量高的食物,出血量多者应多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;最后,坚持锻炼,增强体质,提升免疫力。

经常喝豆浆,会不会催大肌瘤

子宫肌瘤,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,豆浆与肌瘤之间的纠葛,许多女性都略有耳闻。因此,不少女性担忧豆浆的摄入会加速肌瘤的增长。

当前关于豆浆与子宫肌瘤关系的说法存在分歧。豆浆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,子宫肌瘤对激素反应敏感,长期饮用豆浆可能加剧肌瘤生长;然而,也有观点认为,植物雌激素与人体雌激素存在差异,进入人体后能双向调节,不会引发或加剧肌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