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养生 > 内容

什么是阿是穴

发布时间:2025-02-01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什么是阿是穴

在人体之内,五脏六腑的“正经”经络共有十二条,其中,正面中央的“任脉”与背面中央的“督脉”各占一席,独树一帜。这十四条经络贯穿全身,其上分布的穴位,统称为“正穴”,总计达三百六十五处。

阿是穴,亦称不定穴、天应穴或压痛点,属于穴位分类。此类穴位位置灵活,常随病而定,多位于病变附近,亦可能出现在远离病变之处,无固定位置与名称。取穴以痛为腧,即“有痛之处便是穴”。临床中,医者依据患者按压时的酸、麻、胀、痛、重等感觉及皮肤变化,临时确定穴位。

此类腧穴缺乏明确名称与定位,仅以病痛区域及其相关压痛点、敏感点为依据。对这些特定部位的刺激,其效果往往超越传统经穴。

众多穴位名称繁多,令人目不暇接,更遑论一一掌握其具体位置。然而,人体穴位的分布是否遵循某种规律?答案昭然。

穴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,其功能源于“能量”沿不同“路径”以“形状”各异的方式产生。探究“穴位”这一“功能性”结构的成因,我们发现,血液、体液和神经——身体内最活跃的能量形式——与穴位位置紧密相连。

研究揭示,多数穴位位于骨骼缝隙或凹槽之中,通常集中在骨骼间隙的边缘与中心。若穴位不在此处,其下方必是血管或体液流经之处,如手部和腹部。究其原因,血液或体液在此易滞留,吸引大量“免疫淋巴细胞”和“神经细胞”聚集,从而形成了独特的“穴位”现象。

故而,我们时常能遇见此类描述:穴位多位于骨骼间隙或凹陷之处。这揭示了穴位分布的一大规律。把握此规律,便是精准定位人体穴位的关键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