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的不同症状对症的方剂
我国中医古籍对痔疮早有记载,认为其成因与脾气虚弱、饮食失宜、便秘、久泻久痢、妊娠、久坐负重等因素相关。中医治疗痔疮注重辨证施治,将其分为风伤肠络、湿热下注、气血两虚、脾虚气陷等类型,并依据不同症状选用相应方剂。接下来,将为大家介绍针对痔疮不同症状的对应方剂。
(1)止痛如神汤
组方:秦艽(去苗)、桃仁(去皮、尖,研)、皂角子(烧存性,研,各一钱)、苍术(米泔水浸,炒)、防风(各七分)、黄柏(酒炒,五分)、当归尾(酒洗)、泽泻(各三分)、槟榔(一分)、熟大黄(一钱二分)。
上药除桃仁、皂角子、槟榔外,先以水二钟煎其余群药至一钟;随后加入桃仁、皂角子、槟榔,继续煎至八分。宜空腹温服,稍后以佳肴佐之,以防伤胃。忌食生冷、辛辣、烈酒、硬食、八角、湿面等。
若患处化脓,可添白葵花五朵(去蕊心),青皮五分,木香三分,脓液自大便排出。便秘严重时,加倍大黄,并加麻仁、枳实。肿势加剧,加倍黄柏、泽泻,并加防己、猪苓、条芩。疼痛剧烈,加羌活、郁李仁。瘙痒难耐,加倍防风,并加黄耆、羌活、麻黄、(高)本、甘草。若血便增多,加倍黄柏,并多加荆芥穗、地榆、槐花、白芷。若小便涩痛不畅,加车前子、灯心、赤茯苓、扁蓄。
(2)田螺水组成
神效止痛痔疮疾,风湿燥热皆可防,归柏桃榔皂角子,苍术艽风泽大黄。
组方:取大田螺一枚,以尖刀挑开螺盖,加入冰片末五厘,置于磁盘上;待片刻,螺窍渗出浆水,用鸡翎轻轻蘸取患处,频繁涂抹,肿胀自消。
(3)五倍子散
五子散散痔痛坠,坚肿疼消立见效,轻粉冰片细研匀,荔枝草入蛤中慢煨。
药线配方:芫花(五钱)、壁钱(二钱)。
以三钱白细线,配芫花、壁钱,以一碗水煮,存于小瓷罐中,文火慢炖至汤汁收干,取出线晾干。遇痔疮瘿瘤,顶大蒂小者,以一线系之,患部较大者用二线,双扣紧系患处,两端留线,逐渐收紧,患处渐显紫黑,冷而不热为佳。轻者七日,重者十五日必枯落,用月白珍珠粉。
收口甚效。
(4)田螺水疗痔疮显奇效,冰片填入螺窍中,片刻化水涂患处,止痛消肿功效佳。
又方:五倍子散
组成:取川文蛤一枚,敲一小孔,填入阴干荔枝草末,填满后以纸封孔,湿纸包裹,煨煮片刻。去纸后,研成粉末。每钱药末加入轻粉三分,冰片五厘,再研至极细,以唾液调和后涂抹患处。
(5)生熟三黄汤
内痔消散唤痔散,刺猬皮与盐麝草乌,冰片枯矾细研匀,津液调和速填入,片刻即见效。
组成:生地熟地(各一钱五分);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人参、苍术(米泔水浸泡,炒制);白术(土炒);厚朴(姜汁制);当归身、陈皮(各一钱);地榆、防风、泽泻、甘草(生,各六分);乌梅(二枚);水二钟,煎至八分,饭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