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窗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天窗穴,坐落于人体颈外侧区域,紧邻胸锁乳突肌的后侧边缘,位于扶突穴之后,与喉结处于同一水平线。
2、穴位解剖
在斜方肌前侧与肩胛提肌后侧交界处,深层分布着头夹肌;此处还分布有耳后动、静脉以及枕动、静脉的分支;同时,颈皮神经亦在此区域,正位于耳大神经丛的起始部及枕小神经附近。
3、穴名释义
天部之象,亦称天。窗户,乃房屋通风透气之孔道。此穴名寓意颈部上炎之热,由此途径外达体表。其物质来源有二:一为肩中俞穴上行之热气,经本穴上升至头面天部;二为颈项上行之炎热之气,由内而外传入本穴表部。穴名之意,着重强调此由内传至表部的气血。本穴散热功能,犹如开启天窗,故得此名。
4、功效
轻拂微风,驱散炎热,疏通经络,缓解疼痛,安抚心灵,稳定情绪。
5、主治
耳鸣困扰,听力受损,咽喉肿痛难耐,突发失音,面颊肿胀,颈部甲状腺肿痛,皮肤隐疹,精神狂躁不安。
6、穴位配伍
① 配以水沟、劳宫、上脘、大钟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热化痰、安神宁心,有效治疗因痰火扰心所致的狂躁症状。
② 配水沟、劳宫、井穴、太冲、丰隆穴,采用针刺泻法,以息风化痰、醒脑开窍之效,专治风痰闭窍引发的中风及痫证。
③ 针刺膈俞、天鼎、天突、丰隆等穴位,采用泻法,旨在化痰散结,有效治疗气滞痰凝所致的瘿气病症。
④ 配以天容、听宫、外关、中渚四穴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疏风清热、开窍益智,有效治疗风热所致的耳鸣、耳聋症状。
⑤ 针刺扶突、曲池、合谷、少商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达利咽清热之效,专治风热所致咽喉肿痛。
7、疗法
① 治疗准则:针对寒性病症,宜采用温补与艾灸之法;对于热性病症,则应采取泻法以调治。② 针刺技巧:选取天窗穴位,施行直刺,深度控制在0.5至1寸之间。患者局部会感到酸胀,针感可延伸至耳部及咽喉区域。
③ 艾灸实施:针对天窗穴,采用艾炷灸法,每次施灸3至5壮;若使用艾条灸,则持续5至10分钟。④ 按摩技巧:以双手中指指腹轻柔按揉天窗穴,并配合环形按摩,每回按摩时长为2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