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辩证月经延长
规律月经初期经血量较少,随后第二、三天逐渐增多,之后逐步减少,直至经血完全干净。女性月经周期通常为3至7天,但部分人经期可能超过7天,甚至长达半月,此类情况称为经期延长。中医认为,经期延长多因气虚冲任失调、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或瘀阻冲任血不循经所致。临床常见气虚、血虚、血瘀等症状。接下来,我将详细阐述中医如何辩证月经延长。
(一)气虚证
主要症状:经期延长,流量增多,经血呈淡红色,质地稀薄,四肢乏力,精神疲惫,呼吸短促,言语懒散,面色苍白,舌质淡薄,舌苔薄白,脉象缓弱。
证候剖析:因气虚冲任失固,经血失控,致使经期延长,血量增多;气虚火衰,无力化血为赤,故经色淡薄,质地稀疏;中气不足,导致肢体倦怠,精神疲惫,气短声微;气虚阳气不布,面色因而苍白。舌质淡,舌苔薄,脉象缓弱,均为气虚之象。
(二)血热证
①湿热证
主要症状包括:经期延长,流量稀少,颜色暗淡似败酱,质地黏稠,或伴有大量带下,颜色呈赤、白或黄色,伴有下腹部热痛感,舌质红,舌苔黄腻,脉象濡滑而数。
证候剖析:湿热之邪积聚于冲任,扰乱血海,致血海不安,因而经期延长;伴有带下增多、下腹疼痛,舌苔黄腻,脉象濡数,皆显湿热蕴结冲任之象。
②虚热证
主要症状表现:经期延长,流量稀少,经血呈鲜红色,质地粘稠;伴有咽干口燥,潮热颧红,手足心热,大便干结;舌质偏红,舌苔薄少,脉象细数。
证候剖析:阴虚内热,热扰冲任,致冲任不固,经血失序,故经期延长;阴虚血虚,故经量减少,质地稀薄,无血块,火旺故经色鲜红;虚火灼经,经液不上承,则咽干口燥;潮热颧红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,皆为阴虚内热之征。
(三)血瘀证
主要症状:经期延长,出血量不一,经血呈紫暗色,伴有血块;行经时小腹疼痛,触之不适;舌质偏紫,或有瘀点,脉象弦涩。
证候剖析:瘀血滞留冲任,新血不得安宁,致使经期延长,出血量时多时少;瘀血阻塞冲任,气血流通受阻,“不通则痛”,故经期小腹疼痛,经色晦暗,伴有血块;面色晦暗或有瘀点,脉象涩滞,均为血瘀之象。
中医秉持整体观念,辨证论治,在月经不调治疗上独树一帜。历经临床实践,摸索出众多高效方剂,并研制出多款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。如益母颗粒,以益母草为主药活血调经,辅以当归补血调经止痛,佐以川芎活血行气、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,针对痛经病机,方剂精炼,药力专一。然而,具体用药还需医生根据患者症状灵活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