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养生 > 内容

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

发布时间:2025-01-2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

古人对天文、地理与人事关系的深入观察,孕育了运气学说。该学说以地球生物圈为基,提炼出宏观规律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、生动的形象与丰富的数理。其中,“数”代表万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数学模式,是五运六气的核心,亦为科学之母。

以阴阳交替、五行相生相克之理,结合太阳系行星运动与地球气候变迁,作为核心动力。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,构建了气化规律引导物化规律的地球物理运动体系。古人视天地为一大人体,人体为一大天地。老子言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此乃古人朴素唯物、简易整体、全息系统观的体现。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的运气七篇,对此有最精妙的阐述。

其核心内容涵盖五运六气,其中“运”指星体在天际的流转,对地球产生照射效应,年规律以天干标示,天干象征着天象的主导力量;“气”则代表地球吸收辐射能量的过程,涉及六种气候的更迭,年规律用地支来表示,象征着地球物理的支撑作用。六气之中,每年天上的气与地下的气阴阳相对,周易有云: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。”天象对应天文,影响天体运行;地象对应地理,影响人事变迁。黄帝内经亦言:“天予之正,地为之主。”

五运之气场弥漫于天地之间,位于地面之上,形成一层薄薄的空间领域,亦称中运、大运,因其源自天体运行,故得名“大”。六气高悬,地气潜藏。三者相合,方能成就和谐。至于地面具体影响,需综合考虑三种因素之叠加。地气,即地面之下气候变化之规律。天地相通,地球内部亦生机勃勃,大地亦在呼吸与换气。

六十甲子,六十载,乃运势轮回之周期。干支,乃天干地支之合称,古时用以纪年月日时及方位,亦为运势学说之符号。天干十位,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;地支十二位,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天干地支相配,阴阳相合,排列上下,共成六十组合,起于甲子,终至癸亥,是为一甲子。在运势学说中,天干象征五运,地支代表六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