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仑穴可治哪些疾病
1、痛症
(1)落枕
《中医外治杂志》2003年第3期载文指出:采用针刺昆仑穴疗法治疗落枕,共纳入55例病例。昆仑穴针刺深度为0.3至0.5寸,行提插捻转手法,待患者小指出现3次抖动后出针,并指导患者进行颈椎旋转等康复运动;同时设立55例对照组,选取患侧阿是穴、肩髃、风池、曲池进行常规针刺,手法同昆仑穴组,留针20分钟后出针,并指导患者进行颈旋转等康复运动。每日治疗一次。结果显示,昆仑穴组治愈50例(占比9.9%),好转4例,无效1例,总体有效率为98.2%;对照组治愈41例(占比74.5%),好转6例,无效8例,总体有效率为85.5%。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,差异显著(P<0.01)。
(2)腰腿痛
《宁夏医学杂志》1999年第6期载文指出,采用昆仑穴位注射法治疗腰腿痛,共纳入31例病例。具体操作为:将10mg的654-2注射液注入昆仑穴,每周一次,连续注射三次。观察结果显示,显效患者达26例,占比83.9%;好转3例,占比9.7%;无效2例,占比6.4%。总体有效率为93.6%。
(3)急性腰扭伤
《陕西中医》1995年第8期载文,针对9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,采用针刺昆仑、悬钟穴疗法。操作时,快速刺入昆仑穴,随后快速上下提插,弹击针尖,以引发患者酸胀感。待得气后,患者缓缓站立,双手抱头,腰部缓慢左右摆动。疗效显著:75例痊愈(占79.8%),10例显效,9例好转,总有效率100%。
(4)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
《上海针灸杂志》1994年第1期载文:采用昆仑穴埋针法治疗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,共27例。快速刺入昆仑穴,捻转10~20分钟后,患者腰部疼痛显著缓解;随后,用持针器或止血钳固定针身,弯曲并贴胶布固定;医者轻拍患者腰部,指导其抱膝;最后,患者进行腰部前屈、后伸、侧屈及旋转等动作。留针时间根据病情而定,通常1~2小时,不超过24小时。疗效显著:一次治愈18例(67%),二次治愈7例(26%),无效2例(7%),总有效率高达93%。
2、其他病症
(1)眼肌麻痹
《山西中医》2001年第期载文:采用针刺昆仑穴疗法,成功治疗外伤性眼肌麻痹34例。主穴选取双侧昆仑,辅以患侧攒竹、鱼腰、睛明、阳白等穴位。针对不同肌麻痹,分别加用睛明、攒竹、承泣、鱼腰等穴位。昆仑穴直刺1寸,得气后指导患者转动眼球,留针30分钟,期间行针2次。每日治疗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疗效显著,痊愈率达88.2%,显效3例,无效1例,总体有效率高达97.1%。
(2)急性肠炎
《江苏中医药》2004年第1期载文指出,采用“特效止泻三联穴”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肠炎25例、慢性肠炎18例。穴位组合包括昆仑、申脉、仆参等,配以中脘、关元、命门、腰阳关等穴位。主穴注入维生素B1,剂量为0.5至1毫升,配穴则采用常规针刺,强刺激,并辅以15分钟艾灸。急性肠炎患者每日治疗1至2次,慢性肠炎患者每日1次,每5次为一个疗程。治疗结果显示,急性肠炎治愈24例,好转1例;慢性肠炎治愈16例,好转2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