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胖与至少五种癌症紧密相连,体重若再增加,患病风险或许会随之攀升。
地球之上,肥胖人群日益增多。据《柳叶刀》杂志2016年发布的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揭示,我国男女肥胖人数已突破八千万,位居全球首位。
肥胖滋生百病,众多人正步入自毁之路。医者警示,肥胖本身即慢性疾患,其引发的诸多健康隐患日益凸显,肿瘤便是其中之一。历经三十年深入研究的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揭示,肥胖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。
这些肿瘤偏爱胖纸们
众多人士熟知肥胖与糖尿病、睡眠呼吸暂停及痛风等疾病紧密相连,却鲜少意识到肥胖与肿瘤风险亦密切相关。研究揭示,美国每七名男性、每五名女性癌症病例均与肥胖存在关联。
研究显示,肥胖及运动不足与乳腺癌、结直肠肿瘤、子宫内膜癌、胰腺癌、肾癌等疾病密切相关。相反,通过减轻体重和适度进行有氧运动,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。
肥胖为何能引发肿瘤?据现有对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研究,普遍认为,脂肪在体内积聚,会提升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,雌激素失衡,长期异常,会对乳腺和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影响,从而可能诱发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。
此外,腰部脂肪过多可能激发生长激素分泌,进而引发肿瘤。研究指出,“梨形身材”者腹部脂肪堆积,更易患结直肠肿瘤。原因或许与肥胖有关,体重增加使人更少运动,运动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减缓,废物代谢减慢,致癌物排出减少,从而增加肠癌风险。
因此,我们致力于预防肥胖、减轻体重,这不仅关乎外表之美,更是为了守护健康。同时,为了抵御癌症的侵袭,减肥显得尤为关键。
是否肥胖不能光看身材
肥胖的界限究竟在哪里?有些人外表看似并不胖,体重一测却令人震惊。医生指出,判断是否肥胖,关键在于BMI,即体重指数,而非单纯看身材。
BMI指数,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(单位:千克/平方米)。若计算结果介于24至28之间,则表示体重偏重;若BMI值达到或超过28,则可判定为肥胖。
需留意,BMI指数正常并不意味着癌症风险全无。为有效预防癌症及各类慢性疾病,我们不仅要关注BMI指数,更应重视腹围测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