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诊断 > 内容

天鼎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天鼎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天鼎穴,藏匿于人体颈外侧,紧邻胸锁乳突肌后侧,恰在结喉之侧,与扶突穴、缺盆穴的连线形成黄金分割点。

2、解剖

颈阔肌位于表层,胸锁乳突肌下端后侧为界,深层则是中斜角肌的起始点。颈外浅静脉贯穿,深层内侧分布着颈升动脉及锁骨上神经。副神经与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,深层区域则是膈神经所在。

3、穴名释义

天穹之上,头部与肌肤之界。炉鼎之内,蕴藏火候。此穴位名寓意大肠经之水,受热气化,升腾至天。其物质源自巨骨穴,地部经水至此,受心部外传之热液蒸发,上升如鼎水沸腾,故得此名。

4、功效

理气化痰,清咽利膈。

5、主治

咽喉不适、突发失声、气息不畅、梅核气症、瘰疬肿块、甲状腺肿大。

6、穴位配伍

① 内庭、天突、商阳穴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泻肺胃,有效缓解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症状。

② 针刺外关、液门、侠溪、太冲、合谷、廉泉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疏风清热,有效缓解风火所致咽喉肿痛症状。

③ 配伍穴位如使、鱼际、扶突、太溪、通里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化痰,专治痰热壅肺所致之暴哑。

④ 配以膻中、天井、太冲、章门、神门、丰隆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化痰散结,有效治疗气郁痰凝所致的梅核气、瘰疬、瘿气等症状。

7、疗法

治疗法则:遇寒邪侵袭,宜温补并延长针灸留针时间;若属热病,则应清热泻火。

艾灸实施技巧:针对天鼎穴位,采用艾条进行灸疗,持续5至20分钟;对于天鼎穴位,则使用艾炷灸法,每次3至5壮。

③ 针刺操作要点:选取天鼎穴位,实施直刺法,深度控制在0.5至0.8寸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