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养生 > 内容

奇经八脉是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5-01-2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奇经八脉是什么?

奇经八脉,作为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特指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阳维脉、阴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这八大经络。

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异,既不直接关联脏腑,亦无表里相辅之关系,独树一帜,故得名“奇经”。其独特功能包括:一、连接十二经脉,使之相互沟通;二、对十二经气血进行蓄积、渗灌等调节。

循行路线

1.督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腹内深处,贯穿会阴;沿脊柱内向后延伸;升至项后风府,深入脑府;再沿巅顶上升;循前额而下,直至鼻柱。

主要症状包括:脊柱剧烈疼痛,以及角弓反张等显著体征。

交会要穴包括:长强、陶道、大椎、哑门、风府、脑户、百会、水沟以及神庭等关键穴位。

2.任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腹内深处,向下贯穿会阴;沿阴毛区域上行;途经关元等穴位,沿腹内上升;抵达咽喉;继续上行,环绕唇周;贯穿面部;最终进入眼眶下方(承泣穴,属足阳明胃经)。

主要症状包括:腹股沟疝、带下病、腹部肿块等症状。

交会腧穴包括:会阴、曲骨、中极、关元、阴交、下脘、中脘、上脘、天突、廉泉、承浆等关键穴位。

3.冲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腹内深处,延伸至会阴;沿脊柱向上,其表里之脉与足少阴经交汇于气冲;沿腹两侧上行,直至咽喉;环绕唇周。

· 主要病候:腹部气逆而拘急。

交会腧穴包括:会阴、阴交;气冲;横骨、大赫、气穴、四满、中注、肓俞、商曲、石关、阴都、通谷、幽门等关键穴位。

4.带脉

循行路径:始于季胁部下方,沿斜线向下方延伸,途经带脉、五枢、维道穴;横向环绕全身一周。

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,腰部时有寒冷之感,宛如置身于冰冷的池水中。

· 交会腧穴:带脉、五枢、维道。

5.阴维脉

循行路径:始于小腿内侧,蜿蜒而上,贯穿大腿内侧直至腹部;交汇足太阴经,穿越胸膛;最终与任脉在颈部交汇。

· 主要病候:心痛,忧郁。

交会腧穴包括筑宾、府舍、大横、腹哀、期门、天突以及廉泉等关键穴位。

6.阳维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足跟外侧,沿外踝向上;途经足少阳经,至髋关节;沿胁肋后侧延伸;腋后上肩,直至前额;再沿项后,与督脉相汇。

· 主要病候:恶寒发热,腰疼。

交会腧穴包括:金门、阳交、臑俞、天髎、肩井、头维、本神、阳白、头临泣、目窗、正营、承灵、脑空、风池、风府、哑门等关键穴位。

7.阴蹻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足舟骨后方,沿内踝上方上行,直抵大腿内侧,途经阴部,沿胸部内侧上升,穿锁骨上窝,越人迎前方,过颧部,终至目内眦,于此与足太阳经及阳蹻脉交汇。

主要症状包括嗜睡、排尿困难以及足部内翻等症状。

· 交会腧穴:照海、交信;睛明。

8.阳蹻脉

循行路径:始于足跟外侧,沿外踝上行至腓骨后缘,贯穿股部外侧及胁后上方肩部,穿越颈部上端,夹于口角,深入目内眦,与阴蹻脉交汇,继之沿足太阳经上达额头;最终与足少阳经在风池处相汇。